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滚动 >> 
百里洲砂梨的“超级逆袭”

时间:2023-08-23 08:40:23    来源:湖北日报
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实习生 龙思琪 王诗琪

“特级果8个168元,精品果12个128元。”

夏秋之交,枝江市百里洲砂梨又获丰收。双红砂梨合作社理事长周家文忙得不可开交。果园里,体验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;车间中,一箱箱包装好的砂梨等待着快递出去,处处洋溢着甜蜜的喜悦。


【资料图】

2009年之前,当地砂梨产业还面临着品种老化、技术管理水平落后、经济效益低下诸多困境。那么这十余年里,什么“魔力”让百里洲砂梨实现“逆袭”呢?

天生丽质,一地砂泥养砂梨

提起百里洲砂梨,枝江人心中总会涌起温暖的情愫。

百里洲镇位于长江第一大江心洲,本是全省优质棉基地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该镇引导棉农将不宜植棉的“三沙地”(枯沙、漏沙、结壳沙)改种砂梨。这里独有的沙壤土,土层肥沃,水源充足,种出来的梨个大、肉脆、汁多、味甜,俏销全国,1997年被中国农科院评为“中国十大名牌水果”,1999年被认定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“湖北名牌产品”“中国星火计划名优产品”,鲜果还出口至东南亚。该镇也被原农业部命名为“中国砂梨之乡”。

顶峰期,百里洲砂梨面积一度发展至10万亩。不过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,精品水果需求增大。百里洲砂梨问题逐渐显现。当地90%梨园品种都是多年前引进的“黄花”“湘南”,品种老化和品质退化严重。市场逐渐萎缩。起初砂梨价格每斤一两块,后来跌至四五毛,最后只能按堆卖,农民收益锐减,无奈之下,成片梨树被砍,全镇砂梨种植面积降到6000亩。

“不能让‘记忆中的美味’消失了!”2011年后,随着国内砂梨市场逐渐回暖,当地多位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呼吁。

破除瓶颈,专家团把脉开方

百里洲的呼声很快引起省农科院果茶所砂梨专家胡红菊的关注,“只有提升梨果品质,才能避免果贱伤农。”

2014年起,她开始率领团队在百里洲镇建立专家大院砂梨示范基地,引进示范翠玉、翠冠、鄂梨二号等新品种,建设砂梨高标准示范基地,向农民示范新技术、新模式。渐渐地,她发现仅依靠自己的团队力量还不够,“我们的技术优势主要是品种资源。当地需要的是产业全环节需求,研发一整套砂梨生产提质增效技术。”

胡红菊迅速向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绍铃报告,并得到回应,一个全产业链“岗站对接”的科技服务方案应运而生。2016年起,多位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纷纷来到百里洲,现场把脉开方。

烈日当空,树体病害防控岗位专家、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王国平现场示范夏季枝梢管理、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技术;临近采收,采后保鲜贮运藏岗位专家、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王文辉针对砂梨的采摘方法、采摘时间、预冷处理、冷藏库温度、出库方法等技术要点开展培训……还有花果管理、土壤肥料等岗位专家也通过线上线下方式,提供技术支持。

2021年,枝江市政府与省农科院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。胡红菊团队又联合该院生农中心果蔬绿色防控团队,与当地合作社共建百里洲砂梨标准化核心示范区2000亩,集成先进栽培及绿色防控技术,进一步提高砂梨品质与产量。

延链强链,一只梨冲刺10亿产值

经专家悉心指导,目前,示范园每亩砂梨产量达2000公斤、优质果率达90%以上、亩平收入突破万元,极大提振梨农信心。目前,百里洲砂梨面积恢复到3.6万亩,年产量4.5万吨,产值4亿元以上。

去年7月,枝江市当选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“一县一业”示范样板县,全国仅七个。枝江市政府与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、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张绍铃团队签署科技合作协议,共同成立“国家梨产业体系成果转移转化中心”。这意味着,未来,国家梨产业体系将以更大力度围绕全产业链,为枝江百里洲提供科技支撑。

张绍铃表示,未来,专家组将加快引进、筛选出适合枝江市栽培的新品种,示范轻简化花果管理、病虫害绿色防控、水肥一体化、梨园机械化、贮藏保鲜等新技术,建立优质砂梨标准化技术体系,力争到2025年,示范园亩产量达到2500公斤以上,优质果率达到90%,亩产值达到1.5万元以上。

种得好还要卖得好。枝江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鲁元介绍,“十四五”期间,该市将联合专家组培训产业科技人才、基层技术人员和新型农民,并组织合作社参与农博会等品牌宣传活动,举办梨花节、开园节等活动,提高百里洲砂梨品牌影响力,推动砂梨农旅融合发展,力争砂梨全产业链年产值达10亿元。

标签: